|
![]() |
||||
![]() |
|||||
![]() |
|||||
“阅读推广,扫码听书”(2020年第14期):「新语听书」为什么春秋战国后,再无百家争鸣? |
![]() |
||||
发布日期:2020-04-22 16:25:47 浏览次数:
新语听书第127期图1.webp 中国古代史上有哪些伟大的朝代?
新语听书第127期图2.webp 有人说是夏商时期; 有人说是春秋战国时期; 有人说是国力强盛、文豪迭出的盛唐时期; 也有人说是万国来朝的明朝时期。 但如果要说最伟大的时期,那应该是春秋战国。
新语听书第127期图3.webp 春秋战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百家争鸣的年代。 这一时代产生了我们今天的宗教和思考的基本范畴,是人类历史中第一次精神上的突破。 德国学者卡尔·雅斯贝斯将之称为“轴心时代”。 新语听书第127期图4.webp
这一时期,生活着孔子、老子、墨子、庄子、列子和数不清的其他哲学家,产生了中国哲学的几乎所有流派。 为什么这些伟大的圣贤们会集中出现在这个时期呢? 动荡与变革的社会环境 我们都知道,周朝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分给王室子弟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藩王”,分封之后各诸侯国需要向周王室纳贡并承担拱卫王室的义务。 新语听书第127期图5.webp 但是随着西周的衰落,到了东周时期天子大权旁落,各诸侯国各自为政,动荡与变革促使人们开始反思自身,从殷商时期对“天道”的关注重新转移到对“人道”的关注上。 据《左传》记载,郑国占星术专家裨灶预言将发生大火,人们劝子产按照裨灶的话,用玉器禳祭,以避免火灾。 子产回答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左传·昭公·昭公十八年》)就是这一变化的主要体现。 开放与包容的文化氛围 春秋战国是一个开放的时代。 诸侯国争霸的局面,让言论也更加自由。 庄子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新语听书第127期图6.webp 《庄子·至乐》中讲到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就是说,从前,一只海鸟飞到鲁国都城郊外停息下来,鲁国国君很喜欢它,就让人把海鸟接到太庙里供养,献上美食美酒,为它奏乐。海鸟却忧心伤悲,不吃不喝,三天就死了。 庄子认为这是按自己的生活习惯来养鸟,而不是按鸟的习性来养鸟。 显然对于鸟类来说让它回归大自然才是最好的方式。 也就是说,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思想观念强加于别人,即使是一国之君也不行。 如果说庄子的批判还比较含蓄,那么孟子就说得更加直接了。 孟子在魏国时十分看不上梁襄王,评价他“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游历至齐国时,齐宣王问说,“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商纣王,臣子可以杀害他的国君吗?” 孟子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纣王不仁不义,杀死这样的人不算弑君谋反。 面对孟子的直言劝谏,齐宣王不但没有生气,还给了孟子很高的礼遇。 甚至在孟子致仕回乡后,亲自去看望他,真诚的挽留他说: “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今又弃寡人而归,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 所以,春秋战国涌现了众多不同的,甚至是针锋相对的思想。 他们展开了激烈的论辩,在各诸侯国的实践中大放异彩。 可惜到了汉武帝时期,这种开放、包容的局面消失了。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种思想已非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原貌,它神化了专制王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因而两千多年来都受到古代封建统治者推崇。 为贤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这个时期,还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知识分子——“士”的出现和活跃。 西周之时,学校都是官府创办的,称为官学,只有贵族子弟和极少数平民中的上层人士才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直到后来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提倡“有教无类”。 教育的对象不分等级贵贱,只要学生送给他“束脩”(十条腊肉)作为拜师礼,就可以入学。 新语听书第127期图7.webp 这些人在有学问之后,也有了理想和抱负,他们开始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获取更高的地位。 于是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阶级,被统称为“士”。 由于各诸侯国之间战火不断,为了积蓄实力称霸天下,都需要招揽人才来发展壮大。 士人可以择主而事,谁赏识他们的才干,他们就为谁出谋划策。 于是,为了求得一个施展抱负的机会,他们在各个诸侯国之间奔走游说,宣传自己的理论。 孔子晚年率大批弟子先后赴郑、卫、陈、蔡诸国,寻求将儒家学说推广于世; 孟子先后游历齐、宋、魏诸国,推行王道政治; 商鞅在魏国不受重视,游历至秦国深得秦孝公的信任,在秦国实行变法,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新语听书第127期图8.webp 战国中期,齐桓公在都城临淄修建稷下学宫,广开言路,稷下学宫也因此成为齐国的金字招牌,吸引着各国有志之士前往。 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其中著名的学者如孟子、淳于髡、邹衍、田骈、慎到、鲁仲连、荀子等。 这些学者们互相诘难、争辩、吸收,碰撞出激励的思想火花,成为真正体现战国“百家争鸣”的典型。 新语听书第127期图9.webp 衡阳市图书馆春秋战国 作者:胡晓明,胡晓辉 演播:赵轶博 分类:历史文学 最新上线
——The End—— 新语数字图书馆官方微信公众号
衡阳市图书馆官方微信公众号
【衡阳市图书馆阅读推广 2020年4月22日】
附注:衡阳市图书馆有效注册读者可以使用读者自己的个人中心账号和密码成功登录新语数字图书馆,畅享更多听书。 |
![]() |
||||
![]() |